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台灣電子商務現實遭遇的問題


1999年進入電子商務市場後,掙扎蹣跚地走到現在,一倏忽也已經13個年頭!最近突然許多網路業界知名人士、前輩,出來喊:台灣電商應該得到哪些幫助?台灣電商遇到哪些法令限制?台灣電商遇到怎樣籌資融資的問題?但事實上都已經有點晚了!但有講總比沒有講好!至少這些電商業界擁有眾多資源的人,站出來呼籲了!

我在2010年一月開始,就呼籲台灣電商同業要關注中國電商市場:




2010年八月開始,我也不吝惜貢獻自己的經驗,希望更多台灣電商中小企業可以順利進入中國電商市場,我也注意到開始有國外創投、公司開始收購、併購,或者入股,或與台灣電商公司進行各種策略合作,而很可惜,當時台灣有錢有資源者,或台灣創投、天使投資人還是沉睡中。201012月美國團購網站Groupon 網站併購台灣郭家兄弟創辦的地圖日記(渥奇數位,由郭書齊和弟弟郭家齊創辦)

http://terrylogin.blogspot.com/2010/08/blog-post_12.html


http://terrylogin.blogspot.com/2012/09/blog-post_9.html

我也早在2009年八月就說台灣對電子商務認識不夠,有錢有資源者,還有許多台灣創投都低估了台灣電子商務公司的價值,文章也探討了為何台灣有錢有資源者不願意投資電子商務,或者投資了電商但對於回收報酬有不同看法。


http://terrylogin.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_17.html

我也一直呼籲台灣有錢有資源者可以多投資台灣電商業者:

2011年五月:


當時我就注意到許多國外或中國電商業者開始大舉進入台灣市場。德國三兄弟Rocket投資的時尚購物網站Zolora三月在台灣成立公司,五月正式開站上線販售。2012年擁有中國最多電商會員、營業額最大、線上金流最高淘寶網站也正式進入台灣市場,台灣老牌電子商務公司(1999年成立)網勁科技,則早在2006年就和「淘寶網」策略合作,協助台灣商家在淘寶網開設「淘寶台灣館(http://taiwan.taobao.com/)的服務。

我撰寫了一系列對於中國電商的觀察:

2011年五月




提出這些證據並非要證明我的看法有多麼先進!個人還是悲哀於台灣有錢有資源者對於電子商務的認知不足,以及台灣創投對於電商的搞笑看法,還有台灣並不是很健全的創業環境,對於創業者的不友善,以及很難找到天使投資者的窘境。

所以當我看到許多網路業界先進及前輩,到現在才出來喊「台灣電子商務及網路發展」可能遭遇一些問題,我個人覺得詫異與不解!坦白講這些喊的人都已經算是我看到擁有許多資源的人,也已經拿到不少創投、天使投資者的錢,但請別誤會!我當然歡迎她們站出來喊,同樣的議題我來講沒有用!(我已經寫過一堆文章了),現在這些有名有錢的人也出來喊,可見台灣電子商務和網路業界的確遇到很嚴重的問題。但至少這些前輩網路業界名人出來喊會得到比較多關注。

她們訴求的內容彙整如下:

◎網路前輩詹宏志:可以沒有趨勢,但不能沒有未來引用自商業周刊網站,連結為: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php?id=3076

詹宏志:「網路產業」是啟動數位經濟的火車頭,引用自wired網站,連結為:http://wired.tw/2013/02/26/internet-industry/index.html

◎網勁創辦人游士逸Jimmy
黑船入港, 台灣網路產業該是維新之時!,引用自「Fusion Man 的網路隨」部落格,連結為:http://fusionman.pixnet.net/blog/post/28457589

◎之初創投林之晨:
「網路正在吃掉所有產業」,引用自
MR. JAMIE部落格,連結為:http://mrjamie.cc/2013/02/26/internet-is-eating-the-world/

◎之初合夥人IC JAN詹益鑑:
台灣有網路圈,還沒有網路業」,引用自險而議見部落格,連結為:http://icjan.blogspot.tw/2013/02/blog-post_25.html

台灣還是有很多勇敢的年輕人,在很艱困的環境下創業,以下文章有提到很多台灣電商新公司:



個人認為台灣電子商務業界遇到的問題如下,我只是個平凡人,連這些網路前輩、名人都無法解決的問題,我也解決不了,只能說大家自求多福,努力找方法突破,要樂觀,不要放棄嘗試任何新機會!現在開始疾呼台灣電子商務的沉痾及問題,是已經有點晚了,但有發現總比沒發現好:

◎投資觀念問題:我認識不少創業朋友都說,幾年前同樣創業的錢拿去買房子,隨便都賺幾百萬,我也不多說,買房子飆漲、創業有風險,炒作房子其實只要回到稅負正常的實價登錄課稅就可以!台灣許多資金都在追逐房地產,導致有錢有資源的人投資網路產業也會問:多久可以回收?報酬率有比炒房高嗎?幾年後舊會漲幾百萬嗎?我只能說炒房地產扭曲了許多投資者的概念。台灣創投也許沒眼光,但更多投資者用錯誤扭曲的觀念來評估電子商務、台灣電子商務產業就會相對得不到資金挹注與投資。

◎競爭不公平:和許多網路前輩看法不同,我認為政府最好都不要補助!我看過太多政府專案、政府「××電子商務計畫」,請來的評審就是那群人,補助款都給了誰?還不都是特定的幾家業者!我常覺得很錯愕,常看到許多補助款都給了一些已經很大、發展很好的公司,但真正需要一點點資金(哪怕只是十幾萬)的新創公司,反而都拿不到政府補助,所以政府請不要拿錢造成不公平的競爭,讓市場去自由運作吧!真的要補助就把款項分拆,小額度多補助給更多新創公司吧,同時也不要在會計審核、後續款項請款上刁難,否則越多補助只是造成更多不公平的競爭。

◎法規落後:許多網路前輩說的開放第三方支付我就不多言!舉網路保養品販售來說,常常衛生局來一張罰單就是幾萬元!相信很多業界朋友都有過這種慘痛經驗!妳不知道的法規突然來了個罰單就是幾萬元!也許妳要說守法本來就是好公民的義務,但如果國外業者不用遵守,或者根本不想守法的業者不用繳,守法業者卻增加許多成本,這種落伍的法律、還有執行的公平性與效率,就應該好好檢討了!

◎產業的觀點狹隘:常有人說台灣電子商務市場小,這其實是個藉口,除了做品牌和通路這些選項外,我也奉勸網路創業、想進入電子商務的朋友,先好好弄清楚自己產業領域的知識,電子商務終究只是個工具,真正的關鍵決勝點不會是網路!現在也不可能再去憑空創建一個雅虎購物中心、淘寶平台了,要打造一個Lativ、東京著衣也恐怕要花上幾千萬幾億元。但難道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的想法了嗎?虛擬的世界終究要和實體接軌,怎樣的服務和產品是可以串接兩者的?妳提供的服務,妳想要販售的商品主要消費族群是誰?怎樣接觸她們?妳怎樣讓營運更有效率?怎樣定義市場和區隔市場?妳怎樣行銷怎樣推廣自己的理念?我常看到許多新創公司創業者沒把自己產業領域知識弄清楚,一味地只是把商品或服務拿到網路上販售,這種想法是極其危險的!如果只是單純弄一個網站賣東西,但沒想清楚貨源、人員管理、網站營運、利潤、銷售規劃、寄送客服等,那妳就只是一個沒想清楚就貿然進入電子商務的傻子!

別問我解法是什麼??我也還在努力,在沒有資源情況下努力,我奉勸台灣電商同業,要多加強自己公司核心能力,多補充知識,培養自己能力,別胡思亂想誰會幫妳,腳踏實地去做,找到獲利方法,這是比較健康的想法!從李安的例子妳就知道,大家總是錦上添花、很少雪中送炭!自己要先奮鬥出一番局面,人家才會來幫妳!別失去了夢想、也不要放棄了堅持!與電子商務創業者共勉!

中國和東南亞的電子商務市場,還等著大家奮鬥喔!

延伸閱讀:

◎地圖日記創辦人郭書齊:

最近網路上有很多朋友在討論網路到底是不是一個產業,也有很多朋友在討論網路產業到底需不需要政府的介入,也有很多朋友在討論台灣的網路創業環境到底是好還是糟,原本也想來應景寫篇文章表達一下我們經歷這幾年創業過程後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但今天下午參加了一場和詹宏志先生、政府單位與一些新創網路公司的座談會後,我把原本要分享的主題稍微修改一下,我發現從2007年到現在,從來沒有哪個時間點像過去半年一樣,有那麼多人在討論網路這個產業。

對剛創業的年輕人來說,覺得滿腔熱血,但沒資金、沒人力,想創業卻不知從何做起,還要隨時擔心會不會有什麼從來沒想過的法律風險,遇到問題不知道找誰幫忙。唉!台灣的創業環境真差。

對創業一段時間的創業者來說,開始有個看起來還OK的產品,可是公司錢快燒完了,原本滿懷希望拿著自己的產品找創投找資金,但一次一次的被潑冷水也澆熄了自己的自信心。唉!台灣的募資環境真差。

對有點規模的公司經營者來說,今天收到金管會的來函,明天收到警察局的來函,後天收到衛生局的來函,為什麼政府的管轄範圍這麼寬,為什麼政府老是拿過時的法令來要求業者。唉!台灣的經營環境真差。

對政府單位來說,每年編了好多的預算獎勵創業、舉辦比賽、提供科專補助、提供貸款機會,每年花了好多人力物力來做這些事情,但為什麼大家還是不斷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唉!大家的要求真多。

對投資者來說,過去把焦點放在IT產業的策略看起來行不通了,再不趕快布局網路產業不行了,可是台灣過去十年成功出場的網路公司這麼少,雖然評估了一堆公司,但真要投資還是怕怕的。唉!台灣網路產業的投資環境真差。

沒錯,大家都很努力,大家也都很認真,但為什麼在這麼多人努力和認真的狀況下,大家還是覺得我們處在一個很糟的環境呢?我覺得關鍵在於溝通和對話。

因為沒有溝通和對話,所以政府單位不知道網路經營者實際遇到那些問題

因為沒有溝通和對話,所以網路經營者不知道用那些更有效的方法解決經營上所遇到的問題

因為沒有溝通和對話,所以創業者、投資者和政府三方面沒有辦法一起找出改善投資環境的真正解藥

因為沒有溝通和對話,所以讓大家很容易看到影子就開槍,也讓彼此之間容易有很多的誤解

身為一個在網路產業的工作者

我深覺這個產業是聰明腦袋密集度最高的產業之一

過去幾年我也認識了很多很辛苦努力幫產業解決問題的政府長官們

還有台灣過去幾年從電子和傳產也累積了很多的資本

我不認為在這樣的條件和環境下,我們沒辦法一起努力讓台灣的創業環境、投資環境、募資環境、經營環境變得更好

但最重要的,從現在開始,請大家開始坐下來開始對話,也請大家坐下來,開始理解尊重彼此之間對於同一問題但看法不同的歧異,過去我們已經浪費了15年的寶貴時間,請大家一起努力,讓更多的理解和對話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