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4日 星期日

新竹北埔老街古蹟及北埔姜家介紹:抗日志士姜紹祖墓園(大坪國小旁邊外坪村1鄰)探詢、金廣福公館姜秀鑾建於道光15年(1835年)、姜阿新洋樓民國35年(1946年)興建民國38年(1949年)竣工、天水堂姜家宅第

今天要介紹新竹北埔鄉重要的姜家家族,這個家族從清代祖先姜仕俊渡海來台(約在1830年代),一直到日據時代成為新竹地區重要的家族,擁有驚人的財富,以下為北埔老街閒晃









姜家的維基介紹: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5%9F%94%E5%A7%9C%E5%AE%B6

關於姜家拓墾北埔歷史可參考以下資料: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吳學明老師撰寫的上課講義:

<姜朝鳳家族與新竹地區的開發>

http://www.twcenter.org.tw/wp-content/uploads/2015/05/g02_12_02_01.pdf

北埔最知名景點為北埔老街,有以下古蹟,但由於未預約,往後再找時間參觀撰寫分享,以下僅簡單介紹大概:

金廣福公館:建於道光15年(1835年),這是新竹縣內唯一的國定古蹟。道光15年(1835年)淡水同知李嗣鄴先後下令粵籍九芎林莊總理姜秀鑾(渡海來台祖先姜仕俊的曾孫)與閩籍竹塹城西門總理林德修、周邦正等共同設立閩粵合股之武裝拓墾組織「金廣福墾號」(俗稱金廣福大隘),金廣福公館現址即為當時拓墾組織營運總部及隘防指揮中心。金廣福之拓墾範圍古時叫做:大隘,包括今日之北埔鄉、寶山鄉、峨眉鄉等地及新竹市塹南部份地區。

維基介紹如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5%BB%A3%E7%A6%8F%E5%85%AC%E9%A4%A8

姜秀鑾維基介紹,他是姜家開墾北埔的開基祖先,為姜家奠定雄厚的基礎: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7%9C%E7%A7%80%E9%91%BE






根據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吳學明老師撰寫<姜朝鳳家族與新竹地區的開發>,可見其開發路線,當年拓墾從紅毛港(今新竹縣新豐鄉,因青埔溪、茄苳溪匯入新豐溪的溪口形成良港得名),到九芎林(今芎林鄉),過頭前溪(新竹因此分為溪北、溪南地區)先到達溪南的竹東鎮三角里(古稱:三角城),再通往北埔(金廣福公館位於北埔村)、更遠可進入苗栗三灣鄉。


為方便大家歷史回顧,也是引用自上述論文的姜家世系表,提供姜家後代的資料:


姜阿新洋樓:姜家後代姜阿新(曾祖父為姜榮華、祖父為姜金發)經營茶葉致富後興建,民國35年(1946年)開始興建,民國38年(1949年)竣工。

維基介紹如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7%9C%E9%98%BF%E6%96%B0%E6%B4%8B%E6%A8%93




天水堂:這是開山祖姜秀鑾所建宅第,位於新竹縣北埔鄉中正路1號,就在金廣福公館左前方,因姜氏郡望堂號為天水郡(今甘肅省天水市),故名天水堂。

維基介紹如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6%B0%B4%E5%A0%82_(%E6%96%B0%E7%AB%B9%E7%B8%A3)

咸豐4年(1854年),姜殿邦(姜秀鑾兒子)將其族人從九芎林舊居遷到北埔,因此天水堂興建期間應為道光15年(1835年)至咸豐四年(1854年)間。目前仍為姜家私人產業,並未開放參觀,但姜家百年來努力維護重修,也是偉大功勞一件。



根據吳老師資料:姜家至大正四年(民國四年)財產如下,已是新竹地區重要的富豪之一:

計有田園六百餘甲外,另有「台灣製材會社」、「新竹製帽公司」、「台灣殖產會社」、「台灣劇場株式會社」等股券,計值九千七百八十七元;南庄之墾號「同興公司」開墾之股份九分之一,上坪庄「金協和」之墾業六股半應得一股;分設於北埔街、南庄、新竹街等處店宇數座。

姜家參與台灣歷史上多次戰爭,可見其開墾北埔累積的武力:

道光28年8月14日英艦犯淡水被卻,18日復窺雞籠,其間淡水同知曹謹諭飭團練壯勇隨往剿捕夷船,姜秀鑾遵諭團練壯勇一百五十名,親自帶赴雞籠口,極力隨同擊沈夷船,並孥獲逆夷多口。」其子姜殿邦獲賞軍功六品銜。

同治元年(1862年)戴潮春(戴萬生)起事,同治3年戴萬生攻陷彰化,淡水同知秋日覲被殺,台灣北部無主,新竹竹塹城眾紳共舉張世英為同知廳丞,姜殿邦等受諭,與其子姜榮華等率隘勇直抵大甲,同閩粵義勇駐守城內,每日與敵接仗。

待丁曰健(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三品)統兵渡台,姜殿邦所帶領隘勇隨丁征剿收復大甲、彰化等地。同治11年淡水同知向壽賞「奉公勤奮」匾額,並賜姜殿邦欽加五品候補都閫府(都司),賞戴藍翎。

在北埔慈天宮中(以後介紹)有淡水廳同知李嗣鄴、開山祖姜秀鑾及姜榮華(姜秀鑾孫、姜殿邦兒子)牌位祭祀:

另外吳老師<姜朝鳳家族與新竹地區的開發>也將姜家歷年負責人生卒及享年條列參考。

姜秀鑾生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死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享年六十四歲,死時長子殿邦三十九歲。

姜殿邦生於嘉慶十三年(1808),死於同治九年(1870)、享年六十三歲,死時長子榮華三十九歲。

姜榮華生於道光十二年(1832),死於光緒三年(1877)、享年四十六歲,死時長子金發(即紹安)已亡,次子紹基十五歲。

弟榮富亦於次年即光緒四年(1878)過世,享年三十二歲。

姜紹基生於同治元年(1862),死於光緒十五年(1889)、享年二十八歲,為榮華妹婿梁昌所生,入嗣為榮華次子。

抗日志士姜紹祖生於光緒二年(1876),死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享年二十歲,紹基死亡時紹祖十四歲。

照理說這樣的富貴人家,身為後代只要好好配合政治當局,龐大家產可以爽爽度日!但姜紹祖卻在乙未戰爭起兵抗日,最後被俘但壯烈服毒自殺,明明是富貴人家後代,當年才20歲的年輕人卻選擇對抗日軍,這個年輕人引起我強烈好奇心。

我曾在2008年就撰寫過一篇文章:1895乙未好電影-客家人愛家鄉的方式,清朝割讓台灣給日本後,姜紹祖與吳湯興和徐驤、鍾石妹、黃南球等人率領義軍(許多為客家鄉親)抗日。

http://terrylogin.blogspot.com/2008/10/

姜紹祖維基介紹,他幼名金韞,字纘堂,是姜秀鑾的曾孫、姜榮華的兒子)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7%9C%E7%B4%B9%E7%A5%96_(%E5%8F%B0%E7%81%A3%E5%AE%A2%E5%AE%B6%E4%BA%BA)

7月10日姜紹祖於在枕頭山(今新竹市中山公園)被俘,隔日於獄中吞食鴉片膏自盡。姜紹祖夫人姜陳滿妹,為苗栗頭份人,生於光緒元年(1875年),原本想以死殉夫,但身懷六甲即將臨盆的她忍辱負重在姜紹祖死後32天後產下遺腹子:姜振驤,即新竹國際商銀(後被渣打國際商銀合併)前身:新竹區合會儲蓄公司創辦人之一,並擔任第一任董事長。姜陳滿妹照顧婆婆:姜宋松妹,於日治大正3年(1914年)過世、享年40歲。

我想親自看看姜紹祖的墓園,但網路紀載只有照片及短短幾個字:大坪國小旁邊,於是我跑到大坪國小,但一直找不到正確位置,於是只好硬起頭皮往大坪國小所在地:北埔鄉外坪村1鄰去詢問鄉親,很幸運遇到一位彭大哥,用客語交談後,他告訴我正確的姜紹祖墓園位置,這位偉大的抗日英雄默默地安眠在新竹北埔優美山間,彭大哥說附近許多都是姜家土地,我想也不要大肆宣揚,也許姜家也不想讓這位祖先被過度打擾吧!


墓園背後有山、前有山谷、小溪澗,在荒草及果園之中,但風景非常優美,也看到後代祭拜、客家人用石頭壓著掛紙的痕跡,在這個優美的山間,1895年努力抗擊日本軍隊的姜紹祖,似乎沒有太多人記得。那樣富有的家世,為何他要帶頭抗日呢?依照其富甲一方的背景,只要和日本人談判,就可以繼續享有榮華富貴,他卻拋下懷孕的妻兒、用龐大家族累積的地方勢力組成軍隊,用清代傳統客家農民的隊伍及武器,去對抗現代化日本的軍隊師團,這是怎樣的勇氣?

被俘後,他不選擇妥協,吞下鴉片自殺,留下氣壯山河的僅僅兩首詩:

出師前贈同學的詩:

書幃別出換戎衣,誓逐胡塵建義旂
士子何辜奔國難,匹夫有責安鄉畿

新竹戰役後他自殺前的自輓詩:

遑戍孤軍自一支,九迴腸斷事可知
男兒應為國家計,豈可偷生降夷狄





為不過度打擾英勇的抗日英雄,我僅記錄以下,請以崇敬的心緬懷一下這位抗日的偉大少年,他當年才20歲。100多年來在這靜謐的北埔山上,沒有太多人記得,更少人知道墓園位置。

大坪國小往外坪村1鄰道路走,會看到門牌,遙望墓園



從12-1號民居往前即可看到墓園,有一棵大樹


繼續往前走,非常偏僻,如果沒有當地居民指示,很難發現!





墓園位於一個平台上,但草長得很高!


2023年5月7日 星期日

苗栗縣銅鑼鄉古蹟廟宇寺廟、興隆國小老樟樹最完整巡禮:天爵寺觀音宮(清真寺)建於同治7年(1868年)、天后宮道光25年(1825年)建乙未戰爭1895吳湯興誓師所在地、三聖宮建於清嘉慶24年(1819年)、樹泉寺(法尊堂)建於咸豐2年(1852年)、武聖廟九湖建於乾隆12年(1747年)

今天要介紹苗栗縣銅鑼鄉的古蹟寺廟,這是繼上一篇銅鑼鄉古蹟第一篇之後的續集:

苗栗縣銅鑼鄉古蹟篇(一):銅鑼澗窩的李屋惇敘堂(李氏祠堂)建於清嘉慶25年(1820年)、同時期旁邊田心伯公土地公(龍貓伯公土地公廟)、通霄鎮城南李氏公廳李騰清古宅約道光年間1837以後

http://terrylogin.blogspot.com/2023/03/251820.html


銅鑼鄉介於海濱通霄鎮及山區大湖鄉與泰安鄉之間,古時是漢人及原住民交接的地區,也是客家人比較多的地區(客家人約佔94.5%)。因此以下的寺廟有各種風格及匯集了多種移民的信仰,一一介紹如下:

以下是銅鑼鄉公所官網的古蹟總介紹網站:

https://www.tongluo.gov.tw/News.aspx?n=7282&sms=10612

而對銅鑼鄉廟宇想更深入了解,可閱讀以下論文: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的馮建祥撰寫的<銅鑼鄉宗教組織的社會面向>,以下可全文閱讀:

https://ir.nctu.edu.tw/bitstream/11536/40059/1/852701.pdf


天爵寺:地址為福興村中山路106號,古稱觀音宮,創建於同治7年(1868年),初創時稱「清真寺」位於銅鑼老街區域,毀於日治昭和10年(1935年)大地震,民國52年及民國82年分別重建。




門前對聯非常有意思,廟內簡單布置:

此回若不歸家去、六道何時得脫身




天后宮:地址為:銅鑼鄉福興村復興路48號

清道光25年(1825年)由陳元亮至北港朝天宮請媽祖神尊回來供奉創建,同治3年(1864年)地方士紳例貢生陳嘉樂重修,後歷經三次修建(分別為民國36年、61年及74年),底下重修紀錄非常完整。天后宮為乙未戰爭(1895年)當年6月10日,銅鑼人吳湯興(1860~1895)、生員(武秀才)邱國霖、吳鎮洸等率鄉勇的誓師地,遙想當年客家鄉親廟前廣場誓師、然後出發豪壯抵抗日軍的歷史場面。

維基內容如下: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8A%85%E9%91%BC%E5%A4%A9%E5%90%8E%E5%AE%AE








石碑可以看見同治3年(1864年)地方士陳嘉樂、李傳良、羅享富等重修,眾人捐獻的詳細記載




天后宮多次重建但仍保有道光年間建築。前、後殿保存清朝古香爐兩只,楹聯文字來自苗栗栗社才子邱先樓、邱雲峰、賴江質等人,非常有地方人文的紀念價值。




廟宇牆基的砌石條牆基為民國36年(1947)構築留下,簷柱上的敬獻名錄全數都為女性,可見當地客籍女性的辛勤工作與奉獻能力。




天后宮殿內的匾額如下:

其一「德著乾坤」為民國壬寅年(51年)秋月,天后宮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坤榮立;另一「聖德參天」乃民國乙丑年(74年)冬月銅鑼天后宮重修落成紀念,前縣長謝金汀立。後殿神龕上有匾「德配乾坤」民國35年冬月邱仙樓設立。近代則有馬英九於民國103年立的澤溥遐方匾。




前殿左右的匾額如下:




廟前停車場的彩繪也頗有創意



三聖宮:地址為:興隆村7鄰88號,位置在興隆村(老雞隆、古名稱:雞隆庄)庄頭北側,建於清嘉慶24年(1819年)、主要祭祀天上聖母、五谷大帝與開台聖王(也就是鄭成功),因此得三聖宮之名;配祀觀世音菩薩及福德正神



正殿匾額可看出三主神的祭祀:






重建碑文如下,有廟宇的歷史紀錄:



祭祀鄭成功殿前兩側楹聯有趣的文字:

早昧憶當時擁護大明版土宏開成社稷
河山既光復追隨領袖國家確保重台灣



三聖宮不鼓勵燒香,有投幣式的供品販賣機,這個是米!做成金紙的模樣很有創意!


樹泉寺(法尊堂):地址為:竹森村11鄰83號,建於咸豐2年(1852年),相傳清光緒年間,觀世音菩薩顯靈在枯楓樹頭中湧出甘泉,一樵婦因眼疾年久未癒,乃祈禱服用甘泉,果具靈效,遠近信徒相偕汲取甘泉治病,疑難雜症奇效無比,名聲遠播,所以最初為樹泉寺。1945年地方善心人士捐地成立法尊堂,成為兩者合一,也是台灣少見的寺堂同宇,葷素分明的寺廟之一。一樓為關聖帝君法尊堂、二樓為樹泉寺。





現在廟的旁邊仍有廟方給信眾汲泉水的地方,是比較便利乾淨衛生的水塔水管,旁邊就是清澈的農田溝渠:






武聖廟(九湖):是本篇介紹年代最久的寺廟,地址為:九湖村2鄰15號、建於乾隆12年(1747年),由當時開墾民眾:陳國興、曾朝連、巫朝剛、曾俊珀、曾東興等五大家族共同興建。成立年代有另兩種說法:一種是重修苗栗縣誌記載為建於乾隆16年、另黃國峯碩士論文<清代苗栗地區街庄組織與社會變遷>記載為嘉慶年間。但請勿與在銅鑼老街的武聖宮混淆(原名:關帝祠,建於道光24年1843年,1950年遷於銅鑼村現址)。

主要祭祀關聖帝君,後祭祀眾多神明,成為儒釋道皆有的台灣廟宇特色。目前一樓供村民集會、喜慶宴會場所,一樓前廣埸為停車場、廟內有長壽俱樂部為老人娛樂休閒場所,並有村鄰長小型會議場所,協助地方建設及辦理村民急難救助等功用。







從廟殿前遙望銅鑼風光、還有兩對石獅子(一對在地面上、一對在石柱上),可見到敬獻的信眾姓名:







廟內的匾額如下,但應該沒有清代的,有些沒有落款:






最後推薦大家應該去興隆國小(興隆村117號,在興隆村三聖宮旁邊)老樟樹,校方官網記載:




樟樹年紀超過800年大約為元末明初,樹高22公尺、樹胸圍5.8公尺,鄭成功登台之後吳、彭兩姓先民到此墾拓,彭姓先民就在老樟樹附近搭建房舍,繁衍子孫,並不斷聚集拓墾移民,後代捐出土地興隆國小於1899年建校。

想想看在800多年前,這個地方應該都還是原住民的山林世界,老樟樹見證了台灣的歷史、見證了銅鑼的開發與各種族群衝突、或者台灣土地的美好一切。





校園內還有其他古樹、還有120年建校的童年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