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

苗栗縣後龍鎮古蹟:國定古蹟鄭崇和古墓建於道光7年1827年,其子鄭用錫為開台進士。愍善祠建於嘉慶12年(1807年)

今天要介紹後龍鎮的古蹟:後龍位於苑裡、通霄之北、竹南之南,後龍地區舊稱「後壠」,源自平埔族原住民道卡斯族後壠社,今臺、客口語仍沿襲舊稱。原於2024年3月參訪,今日發文。

如您有興趣可以參見筆者以前所寫關於苗栗縣的古蹟如下:

1、苗栗縣通霄海岸線古蹟景點介紹:新埔車站1922建成、隱藏版海邊龍貓車站、通霄神社1937年建成虎頭山公園、日露戰役望樓紀念碑1937年建成

https://terrylogin.blogspot.com/2024/10/192219371937.html

2、苗栗縣通霄鎮古蹟介紹推薦:隴西堂秀禮公廳建於1931年(昭和6年)、土城武秀才黃國清黃家古厝群建於1806年(嘉慶11年)、烏眉往銅鑼曾家古厝(魯國堂)建於1912年大正初年、壽公祠(通霄國小旁林爽文事件)建於1826年道光6年

https://terrylogin.blogspot.com/2023/04/blog-post.html

首先看最知名的古蹟也是古墓:鄭崇和墓,其維基介紹如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4%AD%E5%B4%87%E5%92%8C%E5%A2%93


國定古蹟清臺灣文人鄭崇和之墓:建於道光7年(1827年),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指定為古蹟。墓前有石望柱,當地居民稱為「旗杆墓」。鄭崇和是竹塹當地仕紳地主,開創鄭氏家族。嘉慶11年(1806)落籍竹塹之後,以教讀為業。其子鄭用錫為台灣第一個進士。此墓即為鄭用錫所築,同治6年(1867年)由鄭崇和孫重修並將夫妻合葬。民國85年(1996年)開始重修,至民國87年(1998年)6月完工。




鄭崇和(1756年至1827年),字其德,號貽庵,諱合,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今金門縣)人,金門浯江鄭氏第四代。五歲喪母。乾隆39年(1774年)19歲時隨父鄭國唐、兄鄭崇吉與叔父鄭國慶、堂弟鄭崇科來臺,定居竹塹後龍溪洲(今苗栗縣後龍鎮)。鄭崇和幼時好讀書,但科舉總是不第,後來捐得監生,曾在淡水廳後龍地區開設私塾授徒。其次子「開台進士」鄭用錫即出生於後龍溪洲里。

乾隆45年(1780年)娶中港肚客家人陳武生之女陳素。嘉慶10年(1805年)曾募集鄉勇抵禦海盜蔡牽,不久奉檄處理閩粵械鬥。其家族於嘉慶11年(1806年)遷居竹塹(今新竹市)。

去世後於道光12年(1832年)入祀鄉賢祠,後因其子功名(恩給二品銜)在咸豐4年(1854年)誥授「中憲大夫」,晉贈「通奉大夫」。

墓道碑上題字:「皇清 覃恩誥贈奉政大夫禮部員外郎 晉贈通奉大夫奉 旨入祀鄉賢祠詒菴鄭先生暨 德配 覃恩誥封太宜人 晉贈夫人恭懿陳夫人神道」






墓碑題字為:「同治丁卯子月,皇清誥贈通奉大夫,顯祖考祀鄉賢祠鄭公、二品夫人,顯祖妣鄭門陳太夫人合葬佳城,四大房孫如椿、如梁、如雲、如蘭等仝立」。

鄭崇和墓為三曲手古墓,曲手立柱上有石印、石筆、石獅,前面立有石翁仲、石馬、石羊、石虎、石望柱各一對。














后土:


石筆望柱上有雲南鹽法道姻再姪王朝綱題字:
恩受榮封更享枌榆俎豆
慶餘積善已看蘭桂科名



接下來要看後龍愍善祠:地址在:後龍鎮東明里下埒尾,嘉慶11年(1806年),漳州人結合海盜襲擊後龍泉州人,泉州人死傷400餘人後來收骨建祠祭祀。

以下是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資料:

後龍愍善祠建於嘉慶12年(1807年),明治43年(1910年)遭洪水沖擊遷至東明里現址,易名愍善祠,昭和10年(1935年)年毀於大地震,民國66年(1977年)年由地方人士重建為現今樣貌。後龍開墾甚早,康熙末年已有漳、泉漁民來往捕魚。兩地移民日增,因爭奪田地、水資源等互不相讓常有械鬥事件。嘉慶11年(1806年'、石碑原文:嘉慶11年丙寅暮春念八日),漳籍壯丁聯合海盜蔡牽,趁夜襲擊泉人庄街,逃命不及者約男女老幼4百餘人,屍橫遍野。次年泉人將屍骸收集合葬一處,翌年在墓前興建愍善祠,每年春秋祭祀悼慰亡魂。



民國66年(1977年)愍善亭重修捐獻者石碑:


犧牲的泉州先民稱為如容公:石碑紀載原因如下:

愍諸君以守業良民,不幸而罹此重禍也,而續之曰「如容君之墓」,欲使諸君之有孫子者履斯地、登斯邱,惻然而追溯父祖之音容焉。



殿後的祭祀立碑:



殿前立有愍善亭碑記(事發次年嘉慶12年(1807年)當地鄉紳杜明珠所撰),
材質為黑石,末附祭文,縱33公分、橫53公分。詳述嘉慶年間漳、泉械鬥慘況、建亭經過,並期望建亭能減少亂鬥發生。

另有一塊民國66年(1977年)年建於廟前右側的「愍善亭沿革誌」,材質為觀音山石,縱33公分、橫53公分,記載民國66年(1977年)愍善亭重修紀事、說明由來與重修過程。


如有興趣了解清代台灣的先民各種衝突,也可參考筆者拙文:

台灣開發史上的原住民與漢人衝突:台中市霧峰區七將軍爺廟建於乾隆20年1756年舊名兵慶祠南柳里新厝路148巷、大里七將軍廟、草屯南投七將軍廟

https://terrylogin.blogspot.com/2023/07/201756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