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日 星期一

苗栗縣通霄鎮古蹟介紹推薦:隴西堂秀禮公廳建於1931年(昭和6年)、土城武秀才黃國清黃家古厝群建於1806年(嘉慶11年)、烏眉往銅鑼曾家古厝(魯國堂)建於1912年大正初年、壽公祠(通霄國小旁林爽文事件)建於1826年道光6年

今天要來介紹故鄉附近的鄉鎮:苗栗縣通霄鎮的古蹟及一些觀光景點,根據維基百科記載:

通霄舊稱「吞霄」,原是崩山八社吞霄社所在,在荷據時代該社記載為Roetchiout tumal,被漢人以前面音節音譯為「吞霄」(Thun-siao)。此外,該社被被荷蘭文獻被拼成Calica routschiou / Kalika rousout,很可能文獻中的Kalika Toemal也是吞霄社。

根據通霄鎮志記載:「通霄」一名由來,原是平埔族原住民道卡斯族之「風呢樣」〈Honeyan〉,一名「屯消」〈Tonsuyan〉社之所在。此外,又有一說:在清代時,由於該地昔日南勢溪水深可停泊商船,為銅鑼、三義、苗栗等地貨物「吞」吐「銷」售中心。臺語「霄」與「銷」發音相同,所以稱「吞霄」。

今天要先看的古蹟如下:

1、隴西堂秀禮公廳:請直接搜尋導航<隴西堂秀禮公廳>,是2022年才列入苗栗縣古蹟審議,但google上面的照片似乎有誤!歡迎請在地通霄朋友指正。

根據文化部記載文字:

通霄李家早年為當地拓墾大戶,拓地擴及通霄、銅鑼、三義,秀禮公廳為李家來台第三代建於1931(昭和6)年,屬於典型客家傳統三合院,格局完整,神龕及檐廊木雕精緻典雅;整體環境反映客家傳統民居的風水觀,牆體以泥磚、斗砌及卵石牆基砌成,大量使用低海拔原生闊葉樹材,亦可見證當時民居建築的建材與技術。

https://cloud.culture.tw/frontsite/inquiry/emapInquiryAction.do?method=showEmapDetail&indexId=54188

走進建築的這條路上鋪滿鵝卵石,與外面田地也築起一道卵石壘成的石牆,建築背倚山坡、面對南勢溪,建築非常有特色,但因為是私人產業,我們就在外面逛逛而已!












庭院的地面可以明顯看見卵石鋪面,此外可以看一下庭園中的建築巧思及後花園等,此外看一下屋簷及外圍的雕飾!屋後也是用卵石鋪成的山後層疊的石牆。










2、通霄武秀才黃國清古厝群:這個建築聚落知名度比較高,現在見到的規模是第二度建於1806年(嘉慶11年),位於通霄鎮土城聚落,地址是通霄鎮城北里50、51號等、在苗栗縣道121路旁,現在通霄的城北里及城南里,可見其地理位於這座土城的北方及南方。清朝道光年間這個區域稱為南興庄,是漢人開墾與原住民的生活邊界,為防止原住民襲擊村莊,於是築土城防禦,因此稱為『土城』。「土城」這個地名起源於1757年(乾隆22年)客家移民詹望觀進入今城南里、城北里之間開墾,當地原本居民有平埔族的道卡斯族及泰雅族,詹望觀等建造土城防禦原住民,但後來時常被侵擾只好棄城離開。1806年(嘉慶11年)房裡社、貓盂社的道卡斯族再度入墾到土城,漢人則有廣東黃舉英渡海開墾,再次建造現在的土城。而現在眼見的聚落應為1890年至1900年前後建築,但也有130年左右歷史。

以下可看見建築在田地之間的遺留城牆,城牆用土埆疊丁字城壁,高度約10臺尺(一臺尺約30.3公分)、厚度約2臺尺,護城河溝寬約10臺尺,溝外再種植刺竹做為最外圍防禦。

根據記載黃家的這座土城是清代民間興建四座城池之一最早的 一座:其他三座分別為中港石城(1821)、後龍石城(1834)、房裡石城(1855,仕紳陳植東與蔡錫疇捐款築城約三里,設有東西南北四城門)。






一進入聚落可以看見偏右的城門,主要都是江夏堂黃姓人家、但也有陳姓及張姓的居民,建築前方就是水田。還有可以觀察一下廣場及水田之間的城牆建築,因為已經剝落,可以看見其中的土及建築樣式等。








面對聚落先向左走可以見到51號,這邊的建築如下,可以看見當時的溝渠(護城河溝),後代子孫也仍然居住在此。








再往更左走是50號,但越往左邊就看見建築越破敗,有鐵門鎖住有人居住的區域,但更多是荒草蔓生的殘屋,以及頹圮的磚瓦,但我們可以觀察各種建築細節,主要是磚瓦及城牆的建築方式、還有圍繞在城外的護城河溝等細節。








磚瓦被拿來用作田地裡的堆疊利用,我認為這是一種家族的傳承



更往左邊走可以看見這棟日式建築,應該是年代比較近代的建築,可看見房屋磚牆的建築樣式。








往右邊走則可以看到許多層的建築,為了防禦攻擊,門開在旁邊,中間經過一個小廣場後正中還有一道門牆,等於有兩道牆守護。正門進入中間廣場後,左右還是磚牆防護、往外還有一道牆,左右也是兩道牆保護。再往右則是年代比較近的日式建築,也都應該是現在居民居住的地方。








古厝聚落右後方是最早的牛車老巷,據說迄今將近200年歷史,左右兩側有尚未修整的房屋,繞過牛車老巷後是環繞的建築設計,一層房屋外面還有一層房屋,好幾重建築外面有護城河溝,聚落後面倚靠山坡,形成極佳的防護。










而這邊有個古蹟要介紹,那就是客家人張阿銀興建的惜字亭(也稱聖跡亭),走過牛車老巷後會看見城北社區活動中心,旁邊有惜字亭及福德祠,惜字亭建於1828年(道光8年),是台灣少數的清代惜字亭。






土地公廟內有重建碑記載歷史,廟是由張阿銀先生於道光年間建立,香爐也頗有歷史感,成為整個聚落重要的精神信仰中心。






其他聚落建築的細節如屋頂、地下的排水設施、連結到城牆的水溝等,以及田邊的水利相關建築都很值得一看!除了防禦之外,可以看見對先民來說,各種排水設計及水的利用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3、烏眉曾家古厝(魯國堂):位於通霄鎮烏眉里5鄰60號,苗栗縣道128路旁、在烏眉溪畔。烏眉里位於通霄東面,與銅鑼鄉交界。原名『烏眉坑』,昔為平埔道卡斯社群分布之地。烏眉是閩南語『烏牌』音譯,為土官之名。另一說法乃烏眉坑由南北並行兩谷所組成,主谷位南,俗稱『大坑』,其形狀東狹西寬,成彎曲狀如眉形,山上樹木蒼翠如眉毛而得名。

曾家古厝建於大正初年1912年,為曾姓家宅,可詳見文化部網站介紹,節錄部分如下:


魯國堂出自曾姓先祖曾參,為孔子的得意門生,春秋時代隸屬魯國轄區,後代以此為堂號。烏眉曾家祖籍廣東惠州府陸豐縣方郭郡內西山,來臺祖善相公乾隆23年(1758)入墾烏眉,農耕起家,耕地達數十公頃,後代亦以務農為生,為地方富農。 烏眉魯國堂為傳統客家三合院,正身三開間,左兩落橫屋,右一落橫屋。曾宅有兩道圍牆、兩座大門,院埕因而被隔成外埕、中埕及內埕。圍牆以鵝卵石為牆基,牆身為水泥磚,上覆瓦片,門柱則以紅磚砌成四方長柱。院埕基地挑高2尺。







可看見與武秀才黃家古厝群一樣,門口不在正中而是偏外,有兩層防護牆。正中廣場舖有完整平面磚瓦墊高,也有良好的排水系統,磚牆底座是卵石堆成。










建築的屋簷及各種裝飾細節,牆面的雕飾可以看一下,尤其是屋頂的屋瓦及雕刻造型。








進入正廳後可以看見古老的神桌、還有兩側牆壁上的對聯,據當天主人曾先生介紹都是建築初期就保留下來,還有一些老家具也是骨董,可以看一下正廳的屋頂梁柱設計、正廳地板的地磚、正門底部的基座設計等。









4、壽公祠:祭祀林爽文事件時(1786年、乾隆51年)被殺的壽同春(1717年至1787年,原名星字同春,號芝涯,浙江諸暨墨城塢人,監生出身)與陣亡清軍、義民等,位於通霄國小前。

這是其維基百科內容:


次年1787年壽同春時年70歲,為淡水廳同知程峻的幕賓,他率領義民駐守烏牛欄,至三十張犂時遇到埋伏犧牲。道光6年(1826年)福建水師提督許松年在通霄鎮建壽公祠紀念,底下可見到許松年寫的碑文,但沒有落款年份





進入祠內可見到主祀,以及左右兩側合祀的清軍官兵及義民牌位,兩側有各界敬奉的牌匾,有時任立委的何智輝、1961年張合川、立委劉國昭領銜(省議員林火順、苗栗縣農會總幹事巫永青)、沈汝翰(道光14年、1834年任臺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等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