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在中美融合中:即將邊緣化的台灣網路及經濟


圖片來源:
pixabay

寫在香港機場

近一個月密集地跑了廈門、廣州和中國一些城市,互聯網雖然面臨了資本市場的寒冬,但有一些些味道開始浮現,筆者雖非重要的角色,但也在互聯網沉浮10多年,僅將這一個月感受到的中國互聯網的感覺陳述,也許偏頗、不成熟,僅供大家笑笑!

前幾天中國網路電商圈最大的消息應該是8 1 日,滴滴宣佈與 Uber 全球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將購 Uber 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Uber 也將持有滴滴 5.89% 股份。而更之前則為6月份美國零售業龍頭沃爾瑪(Wal-Mart)與中國第二大電子商務平台京東JD.com)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整合雙方在零售與電商的競爭優勢,Wal-Mart取得5%京東股權。


乍看之下似乎國外連美國龍頭企業都紛紛輸給中國本土網路電商公司,於是採取退出、或是乾脆放棄後合資的模式,中國的網路電商公司真的如此強大?連世界第一級的網路電商公司也都敗下陣?

其實,這是全球化之下新一波的中美聯合網路創新,為何這樣說?首先看看中國擁有什麼?

封閉且龐大的市場:中國人口及市場龐大,更令人垂涎是該市場目前尚與外界隔絕,不同於其他國家,網路互聯網在中國受到政府監管,能夠在封閉市場取得初期成功,就可以在廣大市場進行更大的測試,是絕佳的封閉測試環境,可以測試調整各種數量級、質量等級,以及龐大市場的實際行銷、運送、後勤、客服等各種測試,是絕家的廣大市場,但一開始通常是區域型市場開始進行首波測試。

優秀眾多的人才:近幾年中國高等教育逐漸完善,加上眾多從國外留學回歸的海歸派,這些優秀的人才構築成中國龐大市場的基本人力資源,但開始有更多的優秀人才創業、或進入網路互聯網公司,成為帶領這一波創業浪潮的重要智囊,而且其數量不是只有鳳毛麟角般稀少,是整個世代的團隊數量,更重要的是她們都還很年輕,從25歲至40歲不等,這群人都還可以工作20年以上,其智慧和累積的經驗都是中國寶貴的人才資產。

中西合璧的跨界潮流:雖然中國有網路長城封鎖了境外的訊息,但仍有眾多中國網民突破封鎖,將世界上各角落的最新訊息、影音潮流、時尚風華等資訊源源不絕傳送回中國,並且完成翻譯成中文的龐大工作。近幾年由於移民、留學、海外工作的機會,中國人民有更大數量往海外發展,甚至長年定居,這個群體有中國本地的生活經驗,加上急迫想賺錢致富的強大驅動力,揉合了海外生活經驗,開始不斷將海外思想及這種經驗、商品等帶回中國,讓中國開始海納百川,也開始擁有更多世界不同角落的文化及內容。而中國各地原本百花齊放的文化及地域特色,也強化了這個優勢。

而西方如歐洲美國等國家,擁有資本主義的優勢,如文化經濟的領先,但一遇上中國龐大市場,雖然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現無法落地,或發現如不和本土的領先群、或是當地地頭蛇合作,便無法施展手腳。經濟發展的歐美國家也不是省油的燈,立刻改弦易轍,從原本單打獨鬥,挾帶資本、技術、創新議題等,進入中國原先採取開疆闢土模式,經過多年學習、挫折後,西方企業也開始體誤,要培育中國人才、要和在地的本土龍頭合作,才能獲取最大利益。因此融合西方美國等強國的創新互聯網及突破舊有思想的電商網路創業思維,加上中國原本廣大市場,以及中國封閉本土的環境,這個互聯網變種的怪獸、或者說是昇級版的網路互聯網巨人,就更有威力、更令人不可忽視。其本質雖然乍看表面中國本土企業勝利,但骨子里這些融合的公司都經過西方思想的洗禮,其財務規劃、業務、技術等都有國際級的視野與不斷追逐國際水準的想望,更加上了中國本土企業的狠勁狼性,以及鑽營務實、為求生存搏命演出的彈性。這樣的變種企業其實不是西方網路電商公司的失敗,反而是融合了兩大東西方陣營的文化、經濟、科技、創新等領域,是未來很值得期待的新模式。

可以從以下看出一點端倪:

臉書:臉書商標權在中國贏得勝訴,意味在中國提供服務的日子近了
新聞連結:http://technews.tw/2016/05/09/facebook-5/

Amazon
向錢看!亞馬遜雲願被中國監管

新聞連結:http://udn.com/news/story/7332/1878710

亞馬遜雲服務日前傳出將正式入華,並將接受中國監管,且所有數據留在中國。澎湃新聞網報導,亞馬遜雲服務將由光環新網運營。就像微軟Azure由世紀互聯運營一樣,可以在中國監管環境下運營公有雲。而該項舉措,也被評為「為了生意,喪失了更多的自由權」。
全球市場份額最大的雲計算廠商亞馬遜雲服務(AWS)結束兩年多的內測,在中國展開商用。日前由A股上市公司光環新網發布了一則公告。公告稱,光環新網已跟亞馬遜在華全資子公司亞馬遜通技術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簽訂了關於亞馬遜授權公司基於公司北京及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指IDC數據中心等),在中國境內提供並運營北京區域的亞馬遜雲技術及相關服務。
西方千百年來的思想、科技等累積,再一次在中國土地上馳騁,有以下的意涵:

西方的代理:過往西方國家紛紛到達東方神秘世界,進入古老國度需要尋求當地知識分子、或是豪紳世家合作,共同建立起利益共同體,這樣的代理關係極有效率地突破政治、法律等限制,可以最快地建立市場初期的競爭壁壘。

成為母國母公司的重要資源:西方國家大量投資、並經過多年培訓專業人才之後,開始回收經濟上的利益,不斷將其在中國投資獲取的不管是人才、金錢、或是攻占的市場、品牌知名度,都源源不絕貢獻回母國或母企業,也讓更多母國母企業的人有機會到更大的市場歷練和累積經驗。


共同發展未來新世代的標準:西方國家由於經濟發展趨緩,到中國可以實驗其創新規畫和想法,從中摸索並累積出建立下一個新世代的各種標準,掌握了標準又可以雄霸下一個世代的經濟利益。這是非常值得投資的生意。
從以下新聞可以看出,中國的資本市場也開始求新求變,過往陳舊的資本規則開始面臨挑戰,許多創新模式開始出現:

併購潮起!什麼樣的新三板公司才是A股的“菜”?

新聞連結:
http://www.xcf.cn/gdyw/201607/t20160718_774858.htm


台灣在這一波中美西方的合作之後,只會更被邊緣化,台灣還能怎樣做呢?這是一個令人憂心又惆悵的問題呀!來日再敘,但台灣應當不會有再一次的機會,台灣不可能再爭奪西方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定義與主導權,也許只能思考趕緊融貫西方的精神,加上多年來為數不少的台商台資企業,趕緊成為西方的解讀與初期的詮釋者,趕緊讓年輕人在這場戰役中累積經驗,快速去中國市場磨練,累積更多理解中國市場和各種知識的年輕族群,是當務之急。否則台灣勢必會被嚴重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