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7日 星期四

高級看護日記:假日孝子孝女現象陳志金醫師天邊孝子症候群,小院裡手工日曬麵歡迎訂購,請支持在地手工日曬麵日曬麵條

 



蝦皮購買連結:https://shp.ee/aanpr6g

臉書粉絲團:


google評論:請搜索以下"小院裡日曬手工麵" 

專業製麵達人手工日曬麵影片



奔波於台北中部,家中一癌症、一老年癡呆,照護之餘偶記心得


補充同學林醫師分享的天邊孝子症候群: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表示臉書粉專「Icu醫生陳志金」發文指出,即使是疾病末期、回天乏術,大家已決定要讓老先生或老太太善終,但突然出現的孝女或孝子仍堅持救到底,結果讓老人家身上插滿管子、CPR壓斷好幾根肋骨、七孔出血,反而不得「好死」。

重症常見天邊孝子症候群 醫授「糖」治療口訣: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134117


這是我在照護病人常看到的景象,有些兒女平常很少出現,只有在周末,而且常常不是每個周末,是每幾個月找一個周末,會出現這種<假日孝子孝女>。


平常妳看不到這些人,偶爾可能會打電話,但是在幾個月中,會突然有個周末,或是特定節日:比如過年、母親節、父親節、中秋節等等,這些假日孝子孝女就會出現。


妳問她們:會跟妳說因為平常要加班上班、會說因為自己小孩要學測、小朋友參加什麼活動、或者自己要去哪邊開會等等,反正就是假日才有空出現。


突然提著大包小包,尿布、營養品、電視廣告有名的保健品,一下子買了一大堆,然後帶著她們的兒女驅車回到故鄉,說要探訪自己的年邁生病的父母。平日呢,妳完全看不到這些人,偶爾會打個幾分鐘電話,或者也會安排個門診,有時候這些假日孝子孝女根本沒參與父母的治療過程,但他們會說:我認識某某大醫院的高層,這醫生很有名、我透過關係才掛到這個有名厲害的醫生、我去拜託我的朋友同學才介紹這個超強的醫生。硬要父母去看這個厲害有名的醫生,但偏偏有時候距離超遠、有時候天氣環境不好(下雨、交通安排不到車、因為長輩坐輪椅、買不到車票、或者妳自己當天有事),但這些假日孝子孝女不管這些,她們安排好這些所謂的厲害的診療,就一定要凹父母過去看,更過分的是我看過,這些假日孝子孝女自己當天也沒空,還要平日負責照顧的妳帶父母過去,這真的是折磨呀。


妳平常已經有熟悉的醫院醫生,妳也有固定的週期診療,但如果妳沒有照這些假日孝子孝女的意願去治療,她們會反過來說妳不孝,不讓父母看更好的醫生,但其實妳心中知道:平常她們又沒參與照護、也不了解病情及生活日常,就只是堅持要一次性找厲害的醫院醫生,導致非常痛苦的情形,妳必須為了這個治療另外安排許多事情:交通、甚至食宿,有時候過程中妳深怕生病的父母還因此跌倒或受傷、甚至擔心出門會有無法預測的風險及意外。但這些,假日孝子孝女都不管,他們只想博得自己也很關心父母、也安排厲害的醫療的立場。


更有趣的是:當這些假日孝子孝女出現時,總會用一種頤指氣使的臉色,批評這批評那,說什麼家中環境髒亂怎麼不整理??父母臥室居住環境不好要改善,父母吃住或醫療不行要改善、更過分的是可能會指責妳怎麼把父母的錢花掉,或者質疑妳平日各種照護的環節,每一個小地方都會被這些假日孝子孝女指責,或者用放大鏡檢視,但妳內心很清楚:他們並不是真的關心父母長輩,他們只是想批評妳,而妳也只能摸摸鼻子吞下,一開始妳會反駁,甚至更傻的是妳還會真的照他們說的改善看看,但最後妳發現他們根本不是真心要關懷,罵完一陣子之後就如一陣風又消失了,當妳要找他們支援時,這些假日孝子孝女又消失的無影無蹤。


最後你會看到這種情況:


妳平日拖著疲憊的身軀,妳也上班也有自己的日子,但妳努力奔波於兩地,妳奉獻了自己的時間和心力,妳努力陪伴父母,各種醫療照護場合妳盡量請假、挪開會議配合,但是這些假日孝子孝女一句感激的話都沒有,就只會在特定假日周末龍捲風式的出現,帶著他們的子女或所謂大包小包的心意,一回家就大小聲要妳幹嘛幹嘛,甚至罵妳都有可能,妳其實會很生氣、很無奈,但最後也只能徒呼負負。


妳一定會說:那既然這樣,那就講清楚,兄弟姊妹之間把責任分攤清楚,或者依照時間,一人一周或一人一段時間來照護父母,對吧?妳自己不要求?妳就這樣照規矩來?是吧??

但是我來告訴大家:

當妳看到:這些假日孝子孝女幾個月才出現一次、出現時拍照打卡,出現時硬要帶父母去吃大餐、去某些大醫院、或者硬要買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父母病情根本不能吃的高價保健品、或者父母根本不能去的風景地點(遙遠路程顛簸)。

相信我,妳就會打消輪流照護的念頭,因為妳心中清楚,他們並不真的在乎父母的真實感受,她們就只是要博得:很孝順的美名,或者一切都是做給外界看,妳知道,如果真的輪流分攤,對父母恐怕會是一場災難。

因此妳沉默了...........................

2023年4月16日 星期日

台南明鄭時期萬年縣治紀念碑清王宮(建於嘉慶3年1798年)三府千歲:大千歲朱府千歲鄭成功、二千歲謝府千歲謝岩、三千歲清府千歲楊大陣

今天要介紹是明鄭時期的一個目前尚有爭議的考古爭議:萬年縣治所在地。

1661年(明永曆15年)4月,南明延平郡王鄭成功渡臺,攻下「普羅民遮城」(Provintia,赤崁樓)後,5月29日將赤嵌地方改名為東都明京,並設承天府下轄天興縣、萬年縣二縣。今天要介紹就是這個萬年縣的縣治所在地,施琅1683年攻下臺灣後廢除明鄭的行政區編制,1684年清廷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下轄諸羅縣、臺灣縣、鳳山縣三縣,原萬年縣轄區被分為臺灣縣與鳳山縣。

維基百科資料如下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90%AC%E5%B9%B4%E7%B8%A3_(%E8%87%BA%E7%81%A3)

根據考證:萬年縣治所在地,歷來有臺南市仁德區二行里、高雄市左營區(古名稱:興隆里)、高雄市湖內區太爺里三種說法,較多學者同意位於二贊村(今臺南市仁德區二行里),由祝敬為首任知縣。

而臺南縣政府依據2004年4月30日「明鄭時期萬年縣治考證座談會」與2007年8月22日「萬年縣治座談會」,於2008年12月14日在臺南市仁德區二行里的清王宮前公園立「古萬年縣治紀念碑」,仁德往南就與高雄市接壤(南臨二仁溪、古稱:二層行溪)。也就是今天要介紹的古歷史地點。

清王宮(二層行清王宮)位於臺南市仁德區二行里行大街2號,據說是鄭成功部將鎮守此地時身亡,古設有二層營於此地,後葬於此處並被居民供奉;另說法為此人名為楊大陣、進士出身,為避「崇明反清」之嫌,才稱為「清」府千歲。清嘉慶三年(1798年)官員董泳到此墓參拜並提議建廟、此後多次重修。

清王宮維基如下: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A%8C%E5%B1%A4%E8%A1%8C%E6%B8%85%E7%8E%8B%E5%AE%AE



清王宮的沿革誌碑


現在該地區屬於二行村


清王宮供奉三府千歲:三府千歲分別為大千歲朱府千歲(鄭成功)、二千歲謝府千歲(謝岩)、三千歲清府千歲(楊大陣)


廟的建築細節:石獅子及石刻等






清王宮內供奉從康樂台後池塘裡挖出的南無阿彌陀佛花崗石碑、底下照片佛像後即為石碑(請參見前面沿革誌碑紀錄)



廟前公園則立有萬年縣治紀念紀念碑,清王宮前是明鄭時期的萬年縣治所在地,底下有明鄭時期的區域圖,當時本地設有二層營,也是二層行溪(今二仁溪)的港口聚落,清王宮康樂台後的池塘為昔日二層行溪之港口,廟前則為碼頭,清同治年間之前周邊的蔗糖都從此地出口,當年繁華盛況、曾有「蘇州二行不如台灣二層行」之讚語,但今日池塘已填平無從考據。周邊人家伴隨著當年縣治,平常人家在過往繁華縣治生活著,這一直是作者研究歷史的初衷:了解平民百姓如何在歷史中在古蹟中生活。

可以先看看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鄭氏統治台灣的地圖:









2023年4月3日 星期一

苗栗縣通霄鎮古蹟介紹推薦:隴西堂秀禮公廳建於1931年(昭和6年)、土城武秀才黃國清黃家古厝群建於1806年(嘉慶11年)、烏眉往銅鑼曾家古厝(魯國堂)建於1912年大正初年、壽公祠(通霄國小旁林爽文事件)建於1826年道光6年

今天要來介紹故鄉附近的鄉鎮:苗栗縣通霄鎮的古蹟及一些觀光景點,如對通霄一日遊有興趣也可參考拙作:

苗栗縣通霄海岸線古蹟景點介紹:新埔車站1922建成、隱藏版海邊龍貓車站、通霄神社1937年建成虎頭山公園、日露戰役望樓紀念碑1937年建成

https://terrylogin.blogspot.com/2024/10/192219371937.html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

通霄舊稱「吞霄」,原是崩山八社吞霄社所在,在荷據時代該社記載為Roetchiout tumal,被漢人以前面音節音譯為「吞霄」(Thun-siao)。此外,該社被被荷蘭文獻被拼成Calica routschiou / Kalika rousout,很可能文獻中的Kalika Toemal也是吞霄社。

根據通霄鎮志記載:「通霄」一名由來,原是平埔族原住民道卡斯族之「風呢樣」〈Honeyan〉,一名「屯消」〈Tonsuyan〉社之所在。此外,又有一說:在清代時,由於該地昔日南勢溪水深可停泊商船,為銅鑼、三義、苗栗等地貨物「吞」吐「銷」售中心。臺語「霄」與「銷」發音相同,所以稱「吞霄」。

今天要先看的古蹟如下:

1、隴西堂秀禮公廳:請直接搜尋導航<隴西堂秀禮公廳>,是2022年才列入苗栗縣古蹟審議,但google上面的照片似乎有誤!歡迎請在地通霄朋友指正。

根據文化部記載文字:

通霄李家早年為當地拓墾大戶,拓地擴及通霄、銅鑼、三義,秀禮公廳為李家來台第三代建於1931(昭和6)年,屬於典型客家傳統三合院,格局完整,神龕及檐廊木雕精緻典雅;整體環境反映客家傳統民居的風水觀,牆體以泥磚、斗砌及卵石牆基砌成,大量使用低海拔原生闊葉樹材,亦可見證當時民居建築的建材與技術。

https://cloud.culture.tw/frontsite/inquiry/emapInquiryAction.do?method=showEmapDetail&indexId=54188

走進建築的這條路上鋪滿鵝卵石,與外面田地也築起一道卵石壘成的石牆,建築背倚山坡、面對南勢溪,建築非常有特色,但因為是私人產業,我們就在外面逛逛而已!












庭院的地面可以明顯看見卵石鋪面,此外可以看一下庭園中的建築巧思及後花園等,此外看一下屋簷及外圍的雕飾!屋後也是用卵石鋪成的山後層疊的石牆。










2、通霄武秀才黃國清古厝群:這個建築聚落知名度比較高,現在見到的規模是第二度建於1806年(嘉慶11年),位於通霄鎮土城聚落,地址是通霄鎮城北里50、51號等、在苗栗縣道121路旁,現在通霄的城北里及城南里,可見其地理位於這座土城的北方及南方。清朝道光年間這個區域稱為南興庄,是漢人開墾與原住民的生活邊界,為防止原住民襲擊村莊,於是築土城防禦,因此稱為『土城』。「土城」這個地名起源於1757年(乾隆22年)客家移民詹望觀進入今城南里、城北里之間開墾,當地原本居民有平埔族的道卡斯族及泰雅族,詹望觀等建造土城防禦原住民,但後來時常被侵擾只好棄城離開。1806年(嘉慶11年)房裡社、貓盂社的道卡斯族再度入墾到土城,漢人則有廣東黃舉英渡海開墾,再次建造現在的土城。而現在眼見的聚落應為1890年至1900年前後建築,但也有130年左右歷史。

以下可看見建築在田地之間的遺留城牆,城牆用土埆疊丁字城壁,高度約10臺尺(一臺尺約30.3公分)、厚度約2臺尺,護城河溝寬約10臺尺,溝外再種植刺竹做為最外圍防禦。

根據記載黃家的這座土城是清代民間興建四座城池之一最早的 一座:其他三座分別為中港石城(1821)、後龍石城(1834)、房裡石城(1855,仕紳陳植東與蔡錫疇捐款築城約三里,設有東西南北四城門)。






一進入聚落可以看見偏右的城門,主要都是江夏堂黃姓人家、但也有陳姓及張姓的居民,建築前方就是水田。還有可以觀察一下廣場及水田之間的城牆建築,因為已經剝落,可以看見其中的土及建築樣式等。








面對聚落先向左走可以見到51號,這邊的建築如下,可以看見當時的溝渠(護城河溝),後代子孫也仍然居住在此。








再往更左走是50號,但越往左邊就看見建築越破敗,有鐵門鎖住有人居住的區域,但更多是荒草蔓生的殘屋,以及頹圮的磚瓦,但我們可以觀察各種建築細節,主要是磚瓦及城牆的建築方式、還有圍繞在城外的護城河溝等細節。








磚瓦被拿來用作田地裡的堆疊利用,我認為這是一種家族的傳承



更往左邊走可以看見這棟日式建築,應該是年代比較近代的建築,可看見房屋磚牆的建築樣式。








往右邊走則可以看到許多層的建築,為了防禦攻擊,門開在旁邊,中間經過一個小廣場後正中還有一道門牆,等於有兩道牆守護。正門進入中間廣場後,左右還是磚牆防護、往外還有一道牆,左右也是兩道牆保護。再往右則是年代比較近的日式建築,也都應該是現在居民居住的地方。








古厝聚落右後方是最早的牛車老巷,據說迄今將近200年歷史,左右兩側有尚未修整的房屋,繞過牛車老巷後是環繞的建築設計,一層房屋外面還有一層房屋,好幾重建築外面有護城河溝,聚落後面倚靠山坡,形成極佳的防護。










而這邊有個古蹟要介紹,那就是客家人張阿銀興建的惜字亭(也稱聖跡亭),走過牛車老巷後會看見城北社區活動中心,旁邊有惜字亭及福德祠,惜字亭建於1828年(道光8年),是台灣少數的清代惜字亭。






土地公廟內有重建碑記載歷史,廟是由張阿銀先生於道光年間建立,香爐也頗有歷史感,成為整個聚落重要的精神信仰中心。






其他聚落建築的細節如屋頂、地下的排水設施、連結到城牆的水溝等,以及田邊的水利相關建築都很值得一看!除了防禦之外,可以看見對先民來說,各種排水設計及水的利用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3、烏眉曾家古厝(魯國堂):位於通霄鎮烏眉里5鄰60號,苗栗縣道128路旁、在烏眉溪畔。烏眉里位於通霄東面,與銅鑼鄉交界。原名『烏眉坑』,昔為平埔道卡斯社群分布之地。烏眉是閩南語『烏牌』音譯,為土官之名。另一說法乃烏眉坑由南北並行兩谷所組成,主谷位南,俗稱『大坑』,其形狀東狹西寬,成彎曲狀如眉形,山上樹木蒼翠如眉毛而得名。

曾家古厝建於大正初年1912年,為曾姓家宅,可詳見文化部網站介紹,節錄部分如下:


魯國堂出自曾姓先祖曾參,為孔子的得意門生,春秋時代隸屬魯國轄區,後代以此為堂號。烏眉曾家祖籍廣東惠州府陸豐縣方郭郡內西山,來臺祖善相公乾隆23年(1758)入墾烏眉,農耕起家,耕地達數十公頃,後代亦以務農為生,為地方富農。 烏眉魯國堂為傳統客家三合院,正身三開間,左兩落橫屋,右一落橫屋。曾宅有兩道圍牆、兩座大門,院埕因而被隔成外埕、中埕及內埕。圍牆以鵝卵石為牆基,牆身為水泥磚,上覆瓦片,門柱則以紅磚砌成四方長柱。院埕基地挑高2尺。







可看見與武秀才黃家古厝群一樣,門口不在正中而是偏外,有兩層防護牆。正中廣場舖有完整平面磚瓦墊高,也有良好的排水系統,磚牆底座是卵石堆成。










建築的屋簷及各種裝飾細節,牆面的雕飾可以看一下,尤其是屋頂的屋瓦及雕刻造型。








進入正廳後可以看見古老的神桌、還有兩側牆壁上的對聯,據當天主人曾先生介紹都是建築初期就保留下來,還有一些老家具也是骨董,可以看一下正廳的屋頂梁柱設計、正廳地板的地磚、正門底部的基座設計等。









4、壽公祠:祭祀林爽文事件時(1786年、乾隆51年)被殺的壽同春(1717年至1787年,原名星字同春,號芝涯,浙江諸暨墨城塢人,監生出身)與陣亡清軍、義民等,位於通霄國小前。

這是其維基百科內容:


次年1787年壽同春時年70歲,為淡水廳同知程峻的幕賓,他率領義民駐守烏牛欄,至三十張犂時遇到埋伏犧牲。道光6年(1826年)福建水師提督許松年在通霄鎮建壽公祠紀念,底下可見到許松年寫的碑文,但沒有落款年份





進入祠內可見到主祀,以及左右兩側合祀的清軍官兵及義民牌位,兩側有各界敬奉的牌匾,有時任立委的何智輝、1961年張合川、立委劉國昭領銜(省議員林火順、苗栗縣農會總幹事巫永青)、沈汝翰(道光14年、1834年任臺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等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