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蘇東坡絕筆「致知縣朝奉尺牘」江上帖台北故宮展到3月26日又稱「邂逅帖」蘇東坡晚年屢遭貶謫顛沛流離之際與老友杜孟堅江上重逢,題: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雖然只剩下半小時,還是趕快買票衝進2樓去看蘇東坡絕筆書法。
這幅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絕筆「致知縣朝奉尺牘」江上帖於台北故宮2樓208室只展出到3月26日、趕快把握機會親自去看看!
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880733
故宮展出拍照如下:
作品左半幅
作品實拍:
說明文字:
蘇東坡一生漂浪生涯、非常不安定!
蘇郎嘉祐二年(1057年)才20歲就考上進士、與弟弟蘇轍兩人皆中進士。當時蘇軾在禮部論試以《刑賞忠厚之至論》論文得到考官梅堯臣青睞,將該文推薦給主試官歐陽修,原本欲拔擢為第一但怕該文為門生曾鞏所作,為避嫌列為第二,結果試卷拆封後才發現該文為蘇軾所作,蘇軾再以《春秋》對義取為第一。
蘇郎才華洋溢,但新舊黨爭讓他仕途多次被彈劾貶官,元豐二年(1079年)43歲因烏臺詩案入獄,幾乎判死、幸好一堆好友及太后說話才免死,之後一路顛沛流離、一路貶官最遠到海南島!
紹聖元年(1094年)蘇軾被哲宗貶至惠州(廣東惠州),住在僧舍中。四年(1097年)五月授瓊州(海南島海口市瓊山區)別駕、四月十七日蘇軾接到命令貶儋州(海南)。當時蘇轍也被貶謫至雷州,兩兄弟相遇於藤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藤縣東北),於是兄弟一起前往雷州半島(廣東省)。六月十一日蘇軾告別弟弟,渡海七月十三日到儋州。元符三年(1100年)徙貶所於廉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隨即任舒州節度副使、永州(湖南省永州市,古稱零陵)居住。過廣州、清遠。
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向太后垂簾聽政,才下詔讓蘇軾北還。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正月蘇郎回到虔州(今江西省贛州市),五月到真州(今江蘇省儀徵市和南京市六合區等地)冷飲過度下痢不止,又誤服黃芪,病情惡化於陰曆七月二十八日於常州(今江蘇常州)孫氏館病死,享年六十四歲。
綜合這位才子一生創作,少年得志20歲到中年還不錯,但43歲烏臺詩案後幾乎浪跡天涯,貶官多處沒有安定過。
整理一下這位文豪的幾闕知名作品如下:
熙寧八年(1075年)蘇東坡任密州(山東諸城)知州,這一年是乙卯年正月二十夜記夢,寫下江城子悼念元配亡妻王弗: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短松岡。
元豐五年(1082年)貶黃州(湖北黃岡)時寫前赤壁賦: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1082年同年寫念奴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艣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1082年作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1091年知杭州爲送別自越州(今浙江紹興)北徙經杭州的老友錢穆父(名勰)作臨江仙。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
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尊前不用翠眉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江上帖是蘇東坡最後書法作品、在他辭世前三個月完成,稱為「絕筆」又稱「邂逅帖」,蘇東坡晚年屢遭貶謫,顛沛流離之際與老友杜孟堅江上重逢,感慨之際寫下此信,文字簡約情感深切,漂泊多年我想蘇東坡對於佛教哲學都很了然,在官場沉浮多年後,應該已經看淡一切。
題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旅途遇見老朋友,用「懷仰世契,感悵不已」形容自己一生。
我站在江上帖前,不是周末故宮沒有很多人,眼睛酸酸地、眼鏡一片煙雨朦朧,我想是感歎蘇郎才華洋溢卻一生飄浪,也是為自己而哭吧!
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寫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來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縱使我也一生漂泊不定、但仍深願多情眾生、依舊悲歡離合!此生不悔!
作品藏章一覽:可以看見乾隆、嘉慶皇帝藏章
Comment Form under post in blogger/blogsp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