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何不食肉縻?官員民代何不去吃屎?!

圖片為面值八分、一發行便被叫停回收的著名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在香港拍賣會上以三百六十七萬港幣(約一千五百四十五萬台幣)天價成交。

我前一篇文章寫台灣房價及土地開發的狀況-http://terrylogin.blogspot.com/2009/11/blog-post.html,這幾天總算有民意代表和官員,開始關注一般市井小民購屋困難的情況:

先看以下報導:2009-11-03工商時報【王信人/台北報導】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天通過立委盧秀燕等人建議案,公股行庫貸款分級,調高大面積、高金額、高成數的房貸利率。財政部長李述德表示,如果需要,會採取相關措施,視個案處理。台北市房價逼得受薪階級買不起而出走,昨天成為立法院財委會的話題焦點,多位立委輪翻質詢,把矛頭指向貨幣政策寬鬆,利率太低,財團、投機客取得資金太容易,炒作房地,加上國產局標售土地,助漲房地產上揚。盧秀燕表示,公股行庫應率先帶頭,把房貸利率分級,以免影響一般小市民的償還能力。

述德回答立委羅明才質詢表示,以他個人的感覺,在台北市價值5000萬以的上房子就算是豪宅。羅明才說,5000萬以上的豪宅貸款利率要往上調?5000萬以下貸款不調整?李述德說,視個案做必要處理、調整。

這根本沒有掌握到重點,台北市房子價值多少算豪宅這根本不是重點,投機客取得資金容易有摸到一點邊,但是硬要把房貸利率分急就蠢不可及。自由市場怎麼去依照不同房屋級距分級呢?一方面有施行上的困難,另一方面這不就有歧視的味道?誰可以享有較低利率?會不會到時候又一堆沒有收入的有錢人,反而可以申請到較低的利率!?我們無能的政府總是這樣,不思索問題真正背後的意義,就只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點都抓不到問題重點!

這本雜誌住展雜誌339期,標題:「是房價太貴 還是你買不起」,更是奇文一篇,連結為: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2025

裡面開始檢討為何有人存不到錢買房子,裡面開始討論為何你買不到房子,文中舉例「以中產階級三十歲至三十四歲為例,二○○七年整年度的可支配所得將近五十萬元,以銀行的計算可貸額度方式推算,這樣的年收入大約可貸四百萬元,換算一般七五%貸款額度,購屋總價大約五百三十萬,自備款大約要一百三十萬,每月房貸支出約兩萬元。也就是說,如果依平均水準來看,只要有一百三十萬的自備款,你就應該買得起總價五百三十萬的房子

如果你存不到自備款,他又舉例說明:「以二○○七年行政院主計處公佈的儲蓄率來看,全台平均約二十%,定義是以(儲蓄∕可支配所得)×%而得。台北市及桃園縣、新竹市、高雄市都屬於高儲蓄率縣市,平均約達二十五%;其他像新竹縣二十%、台北縣十七%不等算,二○○七年台北市家戶的年儲蓄額三十二點五萬,台北縣家戶年儲蓄額十六萬,桃園縣年儲蓄額將近二十六萬。換算自備款,台北市民準備約四年、台北縣民需準備約八年、桃園縣民則僅須準備五年

這種說法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你不知道很多人因為經濟不景氣,每月月薪縮水,甚至保住一份工作就不錯了,失業率不斷上升,很多人沒有工作,都已經寅吃卯糧,還講存款咧!不是我們這一代人不努力,但是如果運氣不好、或者沒有上一代支持,每個月逐漸縮水、或者數年不動的薪資,要存錢談何容易?有些人還生了小孩,要負擔照顧教育費用,就算兩夫婦一起工作,但一般中產階級兩個人年薪算120萬好了,這已經是每個月5萬元高薪了!是每個月都不用吃飯家用嗎?假定兩個人每個月吃飯、水電、電話、交通費用、各種家用等算4-5萬好了,一年也要用掉40-60萬,加上如果有保險、進修、醫療、小孩教育等等開支,真的就可以像文中所寫那樣好運,可以每年存到那些錢來當自備款嗎?!我看作者不是出身富豪之家就是枉顧一般平民生活,妳以為喝水就可以飽餐嗎?!完全是不食人間煙火,如果不幸又失業,動用到儲蓄,或者運氣不好投資失利,像前陣子金融風暴不幸買到連動債,一般老百姓又賠掉個幾十萬,難道真的這麼順利就可以存到這些自備款嗎?!更不用講政府萬萬稅、各種稅金、或者罰單等等,都會讓荷包大失血!

如果是像我這種從中南部到都會打拼的鄉下人,如果一個月不要奢侈租個幾千元房子,一年又是幾萬或10幾萬支出,這都還是不管生活品質,只是顧及一般生活水準喔!我不曉得怎麼有人可以寫這種文章?一般人上班月薪大都只有3-4萬,能夠年薪百萬的絕對是少數的人,你不能因為你自己身邊周遭都是有錢人,就因此覺得大家都很錢;你不能因為阿扁卸任有幾十億就以為總統月薪有幾億元;妳更不能因為自己運氣好、一路平順工作順遂,找到穩定工作年新百萬,就以為所有人都年收入百萬。就算一樣年收入百萬以上,妳運氣好只要自己存錢買房就可以,有人上有高堂、下有嗷嗷待哺的小孩,或者自己罹患病症,花掉幾十萬積蓄;或者因為秉性良善,投資被坑騙,妳不能用自己順利獨特的案例,就推斷大家都可以輕鬆存錢存到自備款。不然社會上怎麼一堆卡奴,當然也有縱情享樂的人,可是很多人是因為家庭、家人,或者遭逢不幸導致債務纏身,難道她們都可以照這種標準去推斷嗎?

更扯的是文中這段:「劉副總表示,以桃園為例,其相對房價負擔是偏低的,也就是說,北部的年輕人如果要購屋,往台北地區的外緣移動,已經變成一種常態,應該要逐漸接受這個趨勢

我看到這個真的火冒三丈,高中時我孤單一人北上求學,同學竟然嗆我:幹嘛跑這麼遠辛苦唸書,隨便在鄉下唸個高中就好!媽的咧!我們一樣有繳稅,拿一樣的身分証,政府把資源集中在都會區,我們又不能選擇自己出生的地點,怎可以這樣挖苦?什麼叫做要接受這種趨勢?!我就不能接受,妳家在台北市所以你家就房屋漲價身家萬貫,我家因為在鄉下所以就必須貧窮,我就應該忍受住在遠一點郊區,然後犧牲通勤時間、還要多付交通費?這是哪門子道理呀?我也並不是要挑起南北爭議,但是講這種話根本就是王八蛋,說什麼桃園比較便宜,買不起就要去郊區買!那你要不要去中央山脈買?要不要去我家海邊住?一坪只要一兩千元,送妳可能妳都不要呢?享盡特權、住在精華區的人,請妳要知福惜福,但請不要得了便宜又賣乖,還要犧牲的人配合忍氣吞聲,我就嚥不下這口氣!

文章最後還舉一個奇怪的張小姐的案例,把一切狀況都完美呈現,然後告訴讀者其實可以買的起房子,如果買不起是自己有問題,但現實是這樣嗎?經濟持續不景氣,政府束手無策,台灣貧富差距加大,因為資源分配越來越不均,教育、生活、資訊化程度等等,都不斷加劇讓貧富差距更嚴重。有錢人住最好地區,有更好的教育、生活水準,更可以讓下一代擁有更好的資源,而其房地產更是越來越水漲船高;窮人則住在不好的地段、較差的教育程度、住在房子越來越下跌的區域,這是哪門子道理?然後有錢人就像我上篇文章所寫,因為手上資金充裕,更可以跟銀行借到較低利率的資金週轉,不斷擴張財富,甚至可以因為較高的教育水準,合法躲掉稅賦,而貧困人家得不到貸款只能逐漸滾入越來越深的財富黑洞,每一筆稅金都躲不掉。

這種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貧富階層無法流動,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社會,就是妳要的幸福社會嗎?今天彭淮南開了個頭,我不知道他是否有像我想的那樣高瞻遠矚,我們要注重的是這種日益差距拉大的貧富差距,所以彭淮南才說豪宅資金太寬鬆,讓房價高漲,不是像這些豬頭民代官員,妳們問那些問題根本不重要!

怎樣讓台灣經濟再度起飛,怎樣營造公平的社會,塑造有秩序的交易環境,並且建構完整公平的財富規則,才不會讓少數人掠奪整體社會進步的好處,讓全民共同努力得到的經濟成長被少數人壟斷,這才是我們應該要關注的議題。

中產階級,妳們怎麼都不生氣?知識份子妳們又怎麼不生氣?更進一步妳不能自己過得很好就假裝看不到一堆貧困的同胞喔!不能自己輕鬆買房就不管其他人的辛苦!

唉!真是何不食肉縻的現代版!

ps-我要補充一下我反對政府跳進來干預房價,只要政府做好監督遊戲規則的角色就可以,杜絕財團去超貸或者違法取得貸款資金融通即可,我反對政府用任何形式任何政策干預房價,真要努力就認真去檢討公告地價、公告現值的廢除與否,很多都會區的富豪是因為公告地價和實際土地房屋市價有相當大的落差而致富,真要做好就認真用實際市值作為課稅的基準,尤其是房屋買賣時土增稅的課徵,應該要依照實際交易價格作為基準,這並不難只要嚴格去執行仲介或買賣的稽查即可,但我絕對反對政府干預房價,扮演好稱職的監督者就可以了,建設公司要倒就讓他倒,財團要掛就讓他掛,銀行要倒就讓他倒,不要補貼建商或開發商任何金額,不要用全民納稅的錢去辦什麼優惠貸款圖利到建商,我就不相信市面上永遠都有一堆無盡的需求可以支撐房價。

匿名 提到...

報紙上文章預設閱讀對象都是軍公教....
只有他們才有這種穩定現金進入,還吃公家,享受公家的補貼...每個月才有豐厚儲蓄
一般私人企業員工哪有這些,就如同版主說的,光是租屋就可能花掉月薪1/2 or 1/3

中產階級不是不生氣,而是不管講神麼,主張神麼,都會被貼上綠色標籤,跟民進黨有關,惡性暴力份子,要不就是一定你有問題,馬政府替你做了這麼多,你還不知感恩圖報,真是沒品,跟馬總統完全不一樣,難怪你還呆在那個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