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苑裡鎮房裡古城古蹟:順天宮建於雍正2年(1724年)、房裡溪官義渡示禁碑(大約道光16年(1836年),時任晉升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婁雲立碑、蔡泉盛號建於昭和元年(1926年)
歡迎加入苗栗國<最愛苑裡,就在心裡>Line群組,可以接收故鄉苑裡各種消息、還有各種鄉土故事、古蹟遊玩等等
請直接點擊加入:
https://lin.ee/8gJwqfd
今天要來介紹故鄉的古蹟,苗栗縣苑裡鎮是我美麗故鄉,開發歷史略述如下:
交通方式:大家可以從苑裡火車站租借uBIKE,直接騎到以下古蹟景點!
引用莊媛婷、陳志明著作:苗栗縣苑裡市房裡里文史調查
https://teacher.yuntech.edu.tw/yangyf/csd/21culchan01.htm
苑裡於乾隆六年(1741年)開始開發,本為平埔族道卡斯族喔灣麗社居住地,漢人寫成「宛里」、演變成「苑裏」、「苑裡」,讀音用客家話念如「房裡」。明鄭永曆18年(1664年)鄭經退守台灣,為獲得充足糧食派劉國軒前往半線(彰化)屯田,當時鄭氏王朝擴張領土的行動,威脅到統治台中一帶的大肚王國,永曆24年(1670年)大肚社、沙轆社、斗尾龍岸社舉兵反抗,連鄭經也親征。劉國軒先後擊敗沙轆社、大肚社,將沙轆社的平埔族從數百人屠殺只剩6人。後劉國軒屯兵大甲鐵砧山,開始經略蓬山八社及後瓏五社,這是官方首次接觸苗栗沿海地區。
引用自番社采風圖考的道卡斯族分布圖
康熙61年(1722年)朱一貴事件結束,清朝任黃叔璥與滿人吳達禮共同擔任巡臺御史,翌年6月黃叔璥抵達臺灣,巡行各地訪問原住民,著《臺海使槎錄》,雍正2年紀載當時蓬山八社包括:
大甲東、大甲西、日北、南日、雙寮、苑裡、貓盂、房裡、吞霄等社,其中苑裡、貓盂和房裡三社在今苑裡鎮境內,苑裡社在現在鎮上市區一帶;貓盂社在現在的中正里,原為道卡斯平埔族人名為貓盂社(無亞-Vaau);房裡社之名沿用至今為今房裡里,因東邊緊鄰枕頭山(即古之蓬山,又稱崩山)而得蓬山為地名,依台灣府誌記載;房裡庄即逢山庄,蓬山也成為苑裡鎮的代稱。
雍正初年泉州的毛、游、李、蔡、陳、郭六姓開墾貓盂社(今中正里一帶)附近土地,為漢人移居苑裡開墾之始。乾隆29年(1764年)設「苑裡堡」隸屬淡水廳,下轄吞霄、苑裡二街及房裡等十三庄社。光緒元年(1875年)改隸新竹縣並更名為「竹南三堡」;光緒15年(1889年)苗栗設縣,改名為苗栗二堡並改隸於新設苗栗縣。
根據維基百科房裡城記載,參觀時可以找找苑裡鎮公所有在南門、北門設置紀念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88%BF%E8%A3%A1%E5%9F%8E
咸豐3年(1853年),苑裡鎮、通霄鎮發生閩粵械鬥與漳泉械鬥,通霄街變為粵人(客家人)群居地,苑裡街成為漳州人群居地,苑裡泉州人遂於房裡莊以北重建新街,後稱房裡街。由於房裡街有土地公港並設有鹽館,是臺灣織布業與染布業中心之一。染布以台南、鹿港、艋舺(萬華)、竇斗(北斗),房裡等地最盛。有段時間房裡曾是全台第二大染布中心,僅次於寶斗。至於織布業,房裡則與彰化和美齊名。因常受海盜土匪侵擾,房裡士紳陳植東、蔡錫疇於咸豐5年(1855年)發起捐款建城,城周圍種有刺竹,刺竹外於東西北三面開溝,房裡城建四座城門,周長約三里。
同治元年(1862年)戴潮春事件,以蔡錫疇為主士紳為自保再次捐款強化城防,除加高城牆、補修竹圍外,並在溝底安置釘桶與按戶抽丁輪流防守。後光緒2年(1876年),苑裡街與房裡城爆發大規模的漳泉械鬥,導致城內發生大火,城垣城門亦受損,之後許多士紳富商搬離房裡,房裡城因而衰微。
今天我們要介紹房裡古城內的古蹟:順天宮,以及蔡泉盛號。
順天宮:建於雍正2年(1724年),維基百科內容如下: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B%91%E8%A3%A1%E6%88%BF%E8%A3%A1%E9%A0%86%E5%A4%A9%E5%AE%AE
乾隆年間苑裡房裡社境內曾有苑裡街尾舊媽祖宮,位在今苑裡市場。當時房裡為泉州人所住,漳州人則住苑裡街,泉漳械鬥互相敵視。乾隆37年(1772年)年春,陳志城、胡國林、黃君佐等擇地新建媽祖廟。其中陳志城為年幼時在康熙末年隨母親李慈勤、弟弟陳志德、陳志誠、陳志興、陳志考自漳州府詔安縣來臺灣。該家族在康熙58年(1719年)向通霄平埔族以布匹九百匹、糖五百斤、火油一百斤,換取苑裡到後龍新港仔土地,並立契約為證。媽祖廟新址在北勢庄(今苑北里),該地即為陳家獻出建廟。乾隆38年(1773年)媽祖廟完工,名「蓬山慈和宮」,該年置「海國標靈」匾額。石碑記載建廟經過、建廟花費白金六千多元,出錢出力者數百人,北廂房地藏王殿左龕以「陳五志」之名祭祀陳志城五兄弟。
至於房裡居民(主要為泉州人)最早於雍正2年(1724年)建了內城媽祖,咸豐3年(1853年)爆發閩粵械鬥與漳泉械鬥,苑裡街成為漳州人群居地,苑裡泉州人於房裡莊以北新建房裡街,咸豐6年(1857年)在新建房裡城內建了房裡順天宮,因此北邊的慈和宮媽祖稱為「城外媽祖」。
順天宮媽祖廟雖然小,但建材都是唐山運來福杉,其媽祖神像、千里眼、順風耳、神桌等,都是從中國直接運來。昔日廟前廣場還作為市集,廟方設有公秤以作廟祝收入。正殿和偏殿皆為該宮原貌,廟身左廂房就是早期南門口的城牆處
廟前原本有兩棵老榕樹,其中一棵受褐根病感染,2015年蘇迪勒颱風倒下,剩下這一顆。
1980年代廟方將房裡溪官義渡示禁碑(大約道光16年(1836年),時任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婁雲立碑)豎至廟前,維基記載如下:
此碑所刻「房」字的「方」特別大,右側還有填平痕跡,加上「里」跟「甲」只差兩橫,曾參與《苑裡鎮誌》編纂的前公所主任秘書林坤山認為當時大甲溪也有義渡碑,可能未留意刻了兩個「大甲」,發現有誤才更改。
蔡泉盛號:地址為苑裡鎮房裡里16鄰40號,建於,以下為文化部網站介紹
https://cloud.culture.tw/frontsite/inquiry/emapInquiryAction.do?method=showEmapDetail&indexId=44927
維基百科內容: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88%BF%E8%A3%A1%E8%94%A1%E6%B3%89%E7%9B%9B%E8%99%9F
蔡泉盛號創立於日治時期明治30年(1897年),為蔡家經營蓆帽的代表商號,這座四合院古蹟「蔡泉盛號」經歷六代家族歷史,建築建於昭和元年(1926年),為二進一院的四合院建築,「泉盛號」為蔡氏家族經營蓆帽的商號。
蔡家最早於雍正初年來到苑裡(泉州毛、游、李、蔡、陳、郭六姓開墾貓盂社(今中正里一帶)附近土地),當年房裡築城蔡家祖先也是主要發起者。
蔡家古厝以矮牆分為二進,第一進是做生意的公共空間,第二進是居家空間。建築物的正廳與左右護龍興建於昭和元年(1926年),歷經昭和10年(1935年)臺灣中部大地震未損毀,到民國34年(1945年)加蓋前屋後成為二進一院的四合院,之後前進在民國36六年(1947年)經營榨油業。
正門前進為做生意的地方,門前石頭的腳下門檻都凹陷了,可見當時生意摩頂放踵的盛況。
從屋外走進內廳:當年建築底部有孔洞(左下方),作為排水之用,這道牆成為內外廳的分野。
古厝由正廳、門廳與兩側廂房組成,中間的天井用院牆隔出內外埕,而廂房也以此牆為界分為內外廂房,內廂房為主人、內眷住所,內院左廂房正門上有「積善家」三字,內院右廂房正門上則有「芝蘭室」三字,至於外廂房則是長工、親友訪客住所或倉庫。
正廳大門上書有「清陽世澤」四字,門前有四根磚柱,兩根是壁柱,另兩根則是圓柱,而圓柱所用的弧形磚則是出自福建的官窯。
蔡泉盛號大量使用磚頭為其特色,這些磚頭大多為福建名窯所燒製,古厝的木材也來自福州。門前有四根磚柱,兩根是壁柱,另兩根則是圓柱,而圓柱所用的弧形磚出自福建官窯。
參觀當日有遇見蔡家後代,很熱情介紹建築及家族歷史,目前左廂房,第二進右側仍有蔡家後代居住,捕捉到古蹟中現代子孫居住的畫面,這是我們研究歷史最重要的部分。古建築有穿透的好幾道廊坊及門,風吹過來很涼一點都不悶熱。 子孫繼續住在古宅中,繼續編寫後代的故事。
Comment Form under post in blogger/blogsp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