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火熱直播的一些看法
映客平台上法師唸經直播
直播在今年整個火紅,關於直播平台、直播變現、直播轉換電商等都有很多討論,但我想提出一些比較特殊的觀點,來探討直播的一些基本面向,個人覺得主流意見都把直播看得太大,但是對於直播的實際運用又看得太小,直播只是一個工具,不是什麼神奇的解藥。直播平台又超級多、競爭激烈,台灣有以下平台:
◎17:【靠直播致富片】黃立成《17直播》與Paktor合併 衝亞洲龍頭,最近報導: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426/1105735/
◎Livehouse.in:愛卡拉旗下,最近報導: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4245/ikala-five-million-usd-a-round-funding-ready-to-go-sea
其他還有:Liveme(獵豹投資)、MeMe、Up(熱浪)等,中國則有花椒、YY、鬥魚、熊貓、映客等,中國有超過上百個直播平台。
個人以為以下是對於直播比較少人看到的面向:
◎直播是社交的切口:網路造成的疏離感、整個人際關係和社群經營的生態都逐漸改變中,許多躲在電腦螢幕後的族群多為孤單者,直播其實是一種社群認同的投射,也是寂寞商機的引發點。許多直播主每天提供問候、心情舒解、各種噓寒問暖、甚至揪團出遊、成為另類的交友社群。這些社群衍生出交友、共同興趣等、甚至延伸成為商業、婚戀、訊息交流等的商機。這個部分如果沒有深入到某特定直播平台,花費一定的時間深入做田野調查,是不會發現這個現象的,也是個人以為大多數網路研究者小看直播的最關鍵點。個人在某直播平台已親自見證過有數對兩岸男女結婚、成為女朋友,或者共同成為創業合夥人。
◎直播是重要的體驗:過往電商及網路服務,多只能停留在影音階段,但直播平台的多樣化、彈性的展現模式,讓商品或各種表現模式都可以快速得到實現,立即測試效果並調整,直播是很重要的電商體驗,找到合適的模式可以增進電商的銷售。
◎直播是破碎化的娛樂:為何說是破碎化??因為電視台也不只一台、新時代年輕世代並不會死守一種興趣、或只固定看一個頻道。直播除了少數的大明星、網紅主播,大多數直播平台都是由個別的直播主組合而成,多樣化豐富的直播主及內容,才是無聊的人們打發時間最重要的消遣。太多老闆以為要創造意義、要打造高大上的內容,但其實就只是打發時間的一種娛樂,是破碎化時間的匯整。有些人想要重度的娛樂,想要大量衝擊;但有些人相反,想要不動腦袋、輕鬆消磨幾小時,直播多變多樣的主播,剛好適度填補了這樣的破碎空間。
◎直播是新世代吸收知識的一種模式:這句話必須很小心講,新世代吸收之事的場域和模式並非單一。但直播也並非唯一的吸收知識來源,這句話才完整。自主性、可以掌握進度、自己想要學習,和各種自我實現的學習使命感,讓新世代的知識學習展現更多可能性。而這剛剛好和直播平台上,許多自主分享、很多想要打破現有知識傳遞管道模式、並擁有高度使命感的直播主,都很樂意分享知識。各式各樣多樣化的知識,讓直播成為很重要的吸收知識的模式。這也是最多人看到以為直播變現的一種模式。但建議可以從知識傳遞的模式、和同樣內容針對不同族群做轉換傳播,要很注重直播的傳遞效率!!!
另外常有人問到直播主的培養?怎樣培養直播主?
個人看法是這樣,直播主分為上、中、普通三種素質,優秀的上等主播是無法培養的,因為那是天生的,就像有人天生可以成為演藝人員、歌星,妳只能去挖掘發掘出上等的優秀直播主,無法培養,只能多培養直覺去發掘。因為優異的直播主有天生的魅力和舞台表演能力,無法訓練。中等的直播主可以加強訓練,但數量也無法快速複製,只能教導基本的網路直播知識,但得靠大量練習才能成為中等的直播主。最普通的直播主就不用訓練了,只要稍加觀察、或累積多一點直播經驗就可以大量快速複製。但可以加以訓練、快速產出。
延伸閱讀:
◎台灣直播平台大點兵,引用自數位時代網站,連結為:
◎如何加入優酷分享計畫:
Comment Form under post in blogger/blogspot